(漢聲電臺 記者陳瑾瑜/臺北報導)
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,其中缺血性腦中風(腦梗塞)患者的比例佔了腦中風病患的一半以上。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今(22)日公布中藥複方PM012在動物模型實驗中可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,未來有望應用於治療腦中風患者。
過去研究發現腦缺血會引發大量谷氨酸(glutamic acid)釋放,造成鈣離子大量進入細胞及神經細胞凋亡。來自韓國仁濟大學生物與神經科學博士劉誠珍,同時也是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,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PM012可減少谷氨酸的釋放,降低神經細胞的損傷與凋亡;在動物實驗中更發現PM012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,改善腦中風引起的行為障礙。
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表示,此次是韓國與國衛院合作 ,透過PM012(由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牡丹皮、枸杞子等藥材萃取)中藥複方進行研究的創新結果,期望能對腦中風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方向。
此外,陳為堅也呼籲民眾千萬不可亂抓藥,一定要經過專業醫生的診療才可用藥。
